
童年的澎湖沒有多少記憶是關於味道的,那是個物質不甚豐富的時代。貧乏玄武岩土壤對生命是一種挑戰,可以長的好的植物不多。可食用,又帶點甜味的果實,對 孩子而言常常就象徵是一種零嘴的替代品。在澎湖的野地裏,現栽可食用的植物很少,龍葵就是其中之一。龍葵屬茄科,草本,在澎湖的野地很常看見。喜歡長在避 風處,開闊的草地並不常見,春天時長出漿果,成熟時呈紫黑色的果子,成串的掛在叢間。事實上龍葵是全株有毒的植物,含茄鹼,成熟的果子是可食用,但不成熟 的果子,食用後可能會中毒。
龍葵在中藥裏,也被拿來做為抗癌的藥用植物。小時候對這些並不太瞭解,大人也未曾告誡過。看到紫黑色的果子,知道他酸甜滋味後,總不免要嚐看看。還好龍葵 雖然常見,但數量並不多,且綠色未成熟的漿果,看起來一點也不可口,所以也沒聽說過有誰因食用了龍葵果實而中毒。龍葵也就成為幼時,嬉遊荒地時,偶爾的食 用的替代零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