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宅配海的味道



到潮間帶做記錄時,總喜歡和在潮間帶採集的人聊天,
常常遇見的是年紀很大的婦人,有的七八十歲
臉上儘是風霜,可以看得出來澎湖炙熱的太陽在她們臉上留下的痕跡..
勤勞的澎湖婦人,
她們這一輩子大概有無數個"好流勢"都是在潮間帶度過的。
問她們為何辛苦的下海撿螺貝類..
常常的回答都是為了滿足遠方的孩子對海洋味道的渴望.
為他們寄去一點海的味道..
可能是一個下午努力耙出的..厚殼縱簾蛤..或海瓜子簾蛤..
有時候則是..翻遍潮間帶大大小小石頭找的珠螺或蠑螺.
看著他們佝僂的身影蹲坐在滿佈石頭的潮間帶上
或艱難..或敏捷的移動著..
心中其實總為遠方的兒女們感到幸福..
也為海的母親感到不捨..


不管我們離開多遠..
海仍養育著我們..
用母親的手
將海的味道宅配到府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如果我們的島都是美術館

一個課程中,老師介紹了一些日本的博物館發展,
其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美術館-砂濱美術館
這是一個在四國島濱海的小地方
雖是小地方
但在談到人們怎麼去經營自己住的地方時
卻是個很有名的地方
由於當地沒有什麼獨特的產業或者豐富的資源
只有一個長4公里的美麗沙灘
於是,他們自己就想到不如就把沙灘當成是美術館

在他們的網頁上如此的寫著

在我們的城鎮沒有美術館。
美麗的沙灘是美術館。

海濱沙灘如果是美術館的話..於是。。
「松樹叢生的美麗平原」是作品。
在海上看到的「鯨魚」是作品。
在海濱沙灘開的「薤」是作品。
孵化出來的「小海龜」是作品。
光著腳在沙灘的跑的「孩子們」是作品。
遠方漂來的「漂流物」是作品。
波浪和風設計的「花樣」是作品。
海濱沙灘留有了的「小鳥的足跡」是作品。

知道他們的美術館館長是誰嗎
是大海裏的布氏鯨
因為他們常出現在那附近的海域
所以成為了美術館的館長
當地的民眾認為
鯨魚館長不斷的告訴當地的居民
要好好的照顧海洋
他們才可以永久的在當地生存

猜猜他們的特展是什麼?
他們在沙灘上辦理T恤特展
這是向全國徵集過來的作品
也辦理漂流物特展
來自全世界的漂流物
當然也有來自台灣的瓶子

看到這個地方
心中感觸頗深
澎湖的每個島都好美
不僅只有沙灘
有石頭
有燈塔
有天人菊
有每年來訪的燕鷗
有豐富的潮間帶
有美麗的珊瑚礁
有蒙面女郎
有雙心石滬
我們的島應該都稱得上是美術館

但島上大概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住在美術館裏
相信島嶼的居民大部分只能感受到灼熱的太陽和凜冽的北風
急於逃離島嶼
我在想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看到自己島上特有的美感與價值
那麼得天獨厚的資源也只是糞土



澎湖的發展與限制:環境承載力的觀點

環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有人譯為環境容受力,指的是一個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物種之最大量,後來被應用在生態、工程與遊憩規劃等領域,概念上強調任何的規劃應考量「量」的限制,需要顧及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因為環境複雜性與變動性,實證上環境承載力很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