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食」在有問題--在食物戀中發現食物鏈

機迫切

澎湖人依海洋而生,海洋供給人類食物,千百年來澎湖人習慣由海中取得食物,竭盡所能的取用,這或許是以前一種面對環境不確定風險時,必要的生存策略。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由自然取得資源的技術與能力都大幅的增加,在市場經濟力量的驅動之下,漁業的規模與強度迅速的增長,並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讓海洋資源由豐饒走向匱乏。而這樣的問題,不單單只是澎湖區域性的問題而已,事實上,這是全球性的問題,環境破壞的問題與過漁,使全球的海洋面臨全所未有的危機。


澎湖第三漁港的漁市場這幾年也有漁源減少的現象


人類漁撈的行為已由最早的求生存,到現在則由市場經濟的力量所趨動,成為一種掠奪行為。大量的捕捉的結果,鼓勵大量的消費;更多的消費,則刺激更多的捕捉。隨著生活水準的提昇,海鮮不再只被做為維繫生命成長的蛋白質來源,更是人類追求美食享受的材料。在社會對海鮮消費行為的鼓勵與包裝之後,人類對海鮮的需求快速的增加,為了滿足人類社會貪婪的胃,我們用盡可能的方法由海洋中取得各式的海鮮。但做為最終消費者的我們,常常對於漁業的生產過程是一無所知,更不知道我們所食用的海鮮,付出的環境代價之高,可能正是海洋走向匱乏的幫兇。不當的漁法,會破壞生態,傷害其他我們不需要的物種;而過度的捕撈則讓自然資源失去再生的能力。這一切的代價,就是我們可能必須面對到2048 年時,海洋將無魚可捕的窘境。

大量的魚獲被送到產地之外的地方被使用


當海洋無法再生



良好的海洋生態系具有再生能力

過去,對老祖宗而言,海洋原就像家裏的冰箱般,進去只要投入努力後就可拿出海鮮來,滿足生活上的需要,養家活口。主要原因是因為海洋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可再生」指的就是一種自我恢復的能力。健康的海洋可藉由海洋生態系統本身的運作,使得資源維持在一種穩定的關係,前提是不能破壞海洋本身的平衡能力,人類所捕撈的海洋生物,在一般的狀況下將可持續穩定的生成補充。而生態系是如何穩定的運作,為人類社會提供這樣的服務呢?這是透過生態系統中物質與能量的循環而達成,比較淺顯易懂的概念,即所謂「食物鏈」或「食物網」的關係,也就是一般所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關係。生物之間的競合、生物與環境之間彼消我長,就是生態自我調整能力的一種展現,而良好的環境品質,則提供給生物的關係維持在較穩定狀況的機會。這樣的穩定狀況,對人類社會的運作很重要,我們知道可以在何時種什麼作物,什麼時間魚群會到,可以捉到什麼魚。尤其有些生物如果對人類社會很重要,是人類重要的食用對象的話,他們出現的時間與數量不穩定,往往也會迫使整個產業跟隨著調整,例如:以前秘魯的鯷魚業,或者像澎湖鰮鎖管漁業的減少或消失,都導致社區的蕭條或產業崩壞。


原為夏天蒔裡漁港的主要漁獲鰮鎖管減產後,直接衝擊到水產加工業


而目前造成生態系統不穩定的問題,除了生態系統本身的演替之外,主要則是來自於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尤其海洋最終承接陸域的一切,使得海域的環境不斷的被破壞。加上過度與不當漁撈、棲地環境破壞、物種的資源量下降、混獲等問題,終導致海洋生態中原來運作的自我調節機制改變,例如:像海洋中頂級消費者的鯊魚或珊瑚礁區的大型魚類,因為受到人類大量的捕捉,數量快速減少,而影響到「大魚吃小魚」的能量傳遞過程。沒了大魚導致小魚長的太多而消耗掉太多食物,使得小魚最後也因沒食物吃減少等。而且海洋生態的失衡,不會只影響漁業生產而已。由於海洋生態系統和地球生態都是一體的,海洋的失能也影響到全球的環境,例如: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破壞,會影響到海洋貯藏二氧化碳的能力,而加速全球暖化的問題。生態系統崩壞的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要達成永續目標,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海洋最終承接了來自陸域的污染


寂靜海洋,誰的責任?

這樣的挑戰,不僅工程鉅大,而且刻不容緩。或許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是科學家的問題,這是政府的責任,甚至是環保團體的工作。但事實是,今天的危機是人類社會發展所造成的,我們無法單靠部分人的努力,必須全面的進行變革,方有機會改變這樣的趨勢。其中人類對資源的使用態度改變,可能是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隨著人類社會由漁獵、農業至工業時代演變的進程,當代的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逐漸疏離。最早人類生活主要與生理需求的直接滿足的生產有關,而直接的生產透過農、漁、牧等方式來達成,這些活動和自然生態系統關係密切,所以以前的人類必須要和自然環境維持在良好的關係,加上過去對於自然生態系統的運作瞭解不多,因此人類對自然都抱持著尊重與順應的態度。

到了工業與後工業社會後,科技快速進步,促成了更細緻的社會分工,加上市場經濟的發展,貨幣制度的建立,人類生活工作的目的不再只是生產滿足生理需求的物品,生活的目的變得更多元,但基本上是建構在一個以追求經濟成長為主的社會下。民眾透過市場機制以金錢購買生活之所需,對於物品生產的地點、過程、方式與材料往往所知有限或完全不了解。而生產也跳脫了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目標,而在追求一種讓生活更舒適更方便的模式。於是我們生產更多元且大量的物品,每個人消耗了遠超出了自己活著所需要的資源。而且生產活動儘管仍依賴自然資源,只是資源不再侷限於空氣、土地、水,而包含了更多的礦產、石油等不同型式的資源,加上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距離愈來愈遙遠,甚至造成大部分的人產生了我們不需要依賴自然資源而活著的想法。而科學的進步,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瞭解了自然,且有能力控制自然。生產者為了增加利潤,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競爭力,以大量生產,較差或較廉價的原料,以成本低的生產方式,來降低產品的價格。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外部成本,例如:對自然資源的耗竭、各類污染物排放、環境破壞、劣質的商品等,則轉由環境或者社會共同承擔。

我們以金錢所換取而來的物品,對使用者而言提供方便但對我們未必最最好的方式。而在消費主義的鼓舞下,物品的意義超越了生理需求的滿足,成為價值、地位或權力的表徵,具炫燿的特性,不斷刺激人的購買慾望,也加速了商品被淘汰的速度。在市場經濟運作下,貨幣雖反應了價格,卻完全無法反應實際的價值與成本;貨幣方便了交換,但我們必須付出難以衡量的代價。我們方便的取得了各類物品,卻看不見背後所需真正的代價,也導致資源大量的被浪費與破壞。


漁業技術的進步未必代表可捉到更多的魚

同樣的,漁業生產者為了追求利潤,不斷在在技術上革新,規模上擴大,以更短的時間,捕更多的魚,大量的海鮮進入市場買賣,已遠遠超出部分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人可以用相當低簾的價格取得各式的海鮮,人類食用海鮮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成為口腹之慾的滿足,追求一種建構在物質享受之上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而全球化的結果,使得漁業的生產所面對的市場為全球性的,例如:各地的黑鮪被送到日本,國際的水產貿易方便且活絡;在台灣或澎湖想吃日本松葉蟹、波士頓大龍蝦都不是太難的事,只要有錢就可以,但這樣的過程環境代價更高了,不但加速了海洋枯竭的速度,也造成環境更大的破壞。顯然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食用海鮮的文化,檢討我們食用的對象。不能再以價格來決定是否有能力食用,而應該考量海鮮捕捉或養殖方式是否造成棲地環境的破壞;是否導致其他生物的損傷;是否干擾了生態系統的穩定。也就是說我們在食用海鮮時同時要考慮的不只是食物的價格、口味、特殊性,更重要的是這些海鮮本身與生產時背後所付出的生態代價為何?


市場上諸多的漁貨消費者大部分都不知道其來源方式



在「食物戀」中發現「食物鍊」

澎湖是一個曾以漁業聞名的島嶼,不過和全世界的海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因資源的耗竭,使得漁業的未來極為黯淡,目前以觀光為主的產業模式,海鮮仍被做為推銷當地特色的觀光賣點。以海鮮為旅遊目的的行銷手段不斷的剌激遊客,大量的海鮮消費,逐漸地威脅著澎湖賴以為生的海洋資源;而一些過去少食用的或不食用的生物,不斷的被包裝成美食海鮮被推廣到旅遊市場中被消費,同時也威脅著海洋生態的穩定。

地方飲食文化的形塑應當是結合當地資源、環境與文化條件而發展出獨特的地方特色,這樣的食物文化也應該以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實現。只是在現代的社會裏,只要有錢,我們就能吃到任何食物的,食物文化的交流更為容易且頻繁,所使用食材,民眾也鮮少考慮到其撈捕過程所產生的生態問題;同時因為,消費不再受到地方資源的限制而有更多的選擇,也形成更多的外部性的問題。只是如果這樣的發展,必須以高昂的環境成本為代價,甚至威脅以我們未來生存的機會為賭注的話,那麼我們真的有必要好好的思考,該如何讓民眾或遊客理解,我們所吃的海鮮到底合不合適,有多大的問題?我們必須在「食物戀」裏,加入「食物鍊」的觀念,由澎湖的生活與旅遊開始,期望最終能形成一種對環境友善的飲食態度,對澎湖海域或是海洋的未來將是最重要的一個工作之一。


澎湖的發展與限制:環境承載力的觀點

環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有人譯為環境容受力,指的是一個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物種之最大量,後來被應用在生態、工程與遊憩規劃等領域,概念上強調任何的規劃應考量「量」的限制,需要顧及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因為環境複雜性與變動性,實證上環境承載力很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