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吃掉海洋

      
          第三漁港被剝皮的刺河魨

  在台灣人的飲食文化中,特愛生猛海鮮。澎湖一直以來也以各類海鮮聞名,海鮮是行銷澎湖旅遊的重點。加上我們無所不吃的社會習慣,只要是獨特的、生猛的、吃了不會死人的,幾乎難逃上桌的命運。這其實是大部分華人的社會飲食習慣,只是隨著我們社會的富裕,加上全球化導致的全球性水產市場的形成,我們對各類海鮮的需求變得更大了,市場上能提供的水產也更多樣,更無止盡。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去購買各類的海鮮,但我們在利用食材時很少去思考這些食材的來源,以及他們是怎麼樣被生產出來的,大概更難想像我們會不會突然間再也吃不到海鮮,原因竟是我們吃得太誇張了。


   鮪魚是海洋的上層消費者,也是諸多老饕心中的上等生魚片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我們對海產的利用文化可能正在加速海洋的滅絕。例如,在上面的報導中提及,我們過度使用食物鏈上層的物種,可能會造成海洋生態系統不穩定,原因是食物鏈上層的物種,其實是由自然界中其他的物種(也就是他們依賴的下層生產者或者消費者)所支持。我們過度的取用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海洋中位階較高的物種一直被我們食用掉,原來微妙的平衡被破壞了,會導致某些物種的過度繁生或者減少;另外,大量的取用也使得原來海洋中循環的能量減少,本來生物的死亡,正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基礎。但人類把原來應在海洋中循環利用的各類元素與物質,帶到人類社會裏,最後被當成污物處理,也就影響了海洋中物質與能量的循環。那麼那些水產是上層的消費者呢?像最近澎湖的主要漁獲土托鰆就是;而前一陣子因為屏東的行銷聲名大躁的生魚片食材--鮪魚也是,偏偏這些卻都是我們海鮮文化裏的主角,都面臨不同的危機。

  另外,我們食用一些珊瑚礁物種,則是另一種問題。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供養為數眾多的生物,而很多珊瑚礁物種在其中則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在藻類生長的控制方面。很多的物種可能是以藻類為食,過度的消耗會造成藻類的過度生長,而影響到珊瑚礁的生長,終會造成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死亡。例如,像刺尾鯛(俗稱倒吊),或蝶魚、雀鯛、鐘螺、海膽等,當然還有包括為了捉這些生物,所施用的漁法對珊瑚礁的破壞,也都使得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健康更為惡化。


珊瑚礁魚類的存在,對珊瑚的生長很重要。蓋刺魚和刺尾鯛
都屬於珊瑚礁區重要的藻食性魚類。

  有時候會思考,吃這麼多的海鮮的意義是什麼?說到這,或許有人會笑,吃海鮮就吃海鮮,享受那美味就本身就是意義。不過,我們的喜悅或生活的意義真的需要靠這樣的消耗來成就嗎?來到澎湖需要餐餐海鮮?吃海鮮要吃到撐?我們吃海鮮會不會也就因此吃掉我們的海洋!


  趁早上走一趟第三漁港,做了些記錄,看似蓬勃的漁市,其實是充滿隱憂的。


   第三漁港的土托鰆交易熱絡,確暗含隱憂。

澎湖的發展與限制:環境承載力的觀點

環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有人譯為環境容受力,指的是一個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物種之最大量,後來被應用在生態、工程與遊憩規劃等領域,概念上強調任何的規劃應考量「量」的限制,需要顧及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因為環境複雜性與變動性,實證上環境承載力很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