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宅配海的味道



到潮間帶做記錄時,總喜歡和在潮間帶採集的人聊天,
常常遇見的是年紀很大的婦人,有的七八十歲
臉上儘是風霜,可以看得出來澎湖炙熱的太陽在她們臉上留下的痕跡..
勤勞的澎湖婦人,
她們這一輩子大概有無數個"好流勢"都是在潮間帶度過的。
問她們為何辛苦的下海撿螺貝類..
常常的回答都是為了滿足遠方的孩子對海洋味道的渴望.
為他們寄去一點海的味道..
可能是一個下午努力耙出的..厚殼縱簾蛤..或海瓜子簾蛤..
有時候則是..翻遍潮間帶大大小小石頭找的珠螺或蠑螺.
看著他們佝僂的身影蹲坐在滿佈石頭的潮間帶上
或艱難..或敏捷的移動著..
心中其實總為遠方的兒女們感到幸福..
也為海的母親感到不捨..


不管我們離開多遠..
海仍養育著我們..
用母親的手
將海的味道宅配到府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如果我們的島都是美術館

一個課程中,老師介紹了一些日本的博物館發展,
其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美術館-砂濱美術館
這是一個在四國島濱海的小地方
雖是小地方
但在談到人們怎麼去經營自己住的地方時
卻是個很有名的地方
由於當地沒有什麼獨特的產業或者豐富的資源
只有一個長4公里的美麗沙灘
於是,他們自己就想到不如就把沙灘當成是美術館

在他們的網頁上如此的寫著

在我們的城鎮沒有美術館。
美麗的沙灘是美術館。

海濱沙灘如果是美術館的話..於是。。
「松樹叢生的美麗平原」是作品。
在海上看到的「鯨魚」是作品。
在海濱沙灘開的「薤」是作品。
孵化出來的「小海龜」是作品。
光著腳在沙灘的跑的「孩子們」是作品。
遠方漂來的「漂流物」是作品。
波浪和風設計的「花樣」是作品。
海濱沙灘留有了的「小鳥的足跡」是作品。

知道他們的美術館館長是誰嗎
是大海裏的布氏鯨
因為他們常出現在那附近的海域
所以成為了美術館的館長
當地的民眾認為
鯨魚館長不斷的告訴當地的居民
要好好的照顧海洋
他們才可以永久的在當地生存

猜猜他們的特展是什麼?
他們在沙灘上辦理T恤特展
這是向全國徵集過來的作品
也辦理漂流物特展
來自全世界的漂流物
當然也有來自台灣的瓶子

看到這個地方
心中感觸頗深
澎湖的每個島都好美
不僅只有沙灘
有石頭
有燈塔
有天人菊
有每年來訪的燕鷗
有豐富的潮間帶
有美麗的珊瑚礁
有蒙面女郎
有雙心石滬
我們的島應該都稱得上是美術館

但島上大概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住在美術館裏
相信島嶼的居民大部分只能感受到灼熱的太陽和凜冽的北風
急於逃離島嶼
我在想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看到自己島上特有的美感與價值
那麼得天獨厚的資源也只是糞土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春天到..海洋卻寂靜

春天該是萬物滋生的時候,但這兩年澎湖的海洋特別的苦。
連著兩個春天,澎湖的海洋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是去年北海死魚事件。。
第二是澎湖潮間帶章魚開放採捕的事件。。
去年死魚的部分,或許大家都遺忘了。
不過海洋仍記得。
五月初中研院鄭明修博士來澎湖潛水,
記錄下澎湖北海寂靜的模樣,相關影片可去公視新聞網站看影音檔案
檔案形式為影音串流,免費的,該段新聞大概在33分鐘左右播放。
海裏面只見灰矇的珊瑚礁,看不到任何一條魚。
連平常動輒上百上千條的變色雀鯛也都看不到。
海洋彷彿死域
瑞秋卡森描述因為DDT的使用,而造成春天不再熱鬧的情景。
在澎湖的北海發生了,原因則很有可能是氰化物。

看著寂靜的北海水下影像
可以想像當事件發生時,魚族哀鴻遍野的景象。
比之當初被潮水送到岸邊的魚屍,該要多上千百倍呢?
這一切全因為我們無法饜足的豪奪
結果是我們必須承擔。
今天我們看到了寂靜的北海,
明年我們會不會看到寂靜的潮間帶?


公共電視報導全文,內容如下:

生態嚴重破壞 澎湖北域看不到魚

每一個觀光勝地、都必須找到自己獨特的賣點,而對澎湖來說、海洋生態原本是它非常珍貴的資源,但在去年傳出大量魚群暴斃的事件之後、生態專家最近發現、澎湖北海的珊瑚礁、現在幾乎已經完全看不到魚了。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潛水到海底、觀察到一片寂靜的景象,他形容、感覺很淒涼。
一片茫茫大海,整個珊瑚礁區,幾乎看不到魚。
這個地方就在澎湖北海,目斗嶼北方,約十公尺深的海域,一百公尺半徑,方圓之內全都沒有魚。
回到實驗室裡面,對於這樣的狀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情形。

畫面上就是今年五月初澎湖北海一帶的狀況,
跟之前的照片對照,原本應該有許多珊瑚礁魚群的海域,現在卻有如一片死海,讓研究人員分驚訝,聯想起去年當地曾經傳出大規模毒魚事件,兩者之間可能有關。
]
朝向大海航行,我們去找魚群消失的答案,收起漁網,已經看不到什麼魚,當時傳出可能有氰化物毒魚,由於氰化物非同小可,當地沒有掌握到確切證據,又怕會影響觀光,消息沒有傳出澎湖。
毒魚的傳聞像水花一樣甚囂塵上,雖然經過各單位檢驗,有一隻象魚的樣本出現微量氰化鈉反應,但只被歸類為個案。
大海吞沒了答案,目前暫時無法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澎湖北海魚群大量死亡,但可以確定的是澎湖的海洋生態已經受到很大影響。
記者熊其娟,彭耀祖台北報導。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龍葵


  童年的澎湖沒有多少記憶是關於味道的,那是個物質不甚豐富的時代。貧乏玄武岩土壤對生命是一種挑戰,可以長的好的植物不多。可食用,又帶點甜味的果實,對 孩子而言常常就象徵是一種零嘴的替代品。在澎湖的野地裏,現栽可食用的植物很少,龍葵就是其中之一。龍葵屬茄科,草本,在澎湖的野地很常看見。喜歡長在避 風處,開闊的草地並不常見,春天時長出漿果,成熟時呈紫黑色的果子,成串的掛在叢間。事實上龍葵是全株有毒的植物,含茄鹼,成熟的果子是可食用,但不成熟 的果子,食用後可能會中毒。

  龍葵在中藥裏,也被拿來做為抗癌的藥用植物。小時候對這些並不太瞭解,大人也未曾告誡過。看到紫黑色的果子,知道他酸甜滋味後,總不免要嚐看看。還好龍葵 雖然常見,但數量並不多,且綠色未成熟的漿果,看起來一點也不可口,所以也沒聽說過有誰因食用了龍葵果實而中毒。龍葵也就成為幼時,嬉遊荒地時,偶爾的食 用的替代零嘴。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吃掉海洋

      
          第三漁港被剝皮的刺河魨

  在台灣人的飲食文化中,特愛生猛海鮮。澎湖一直以來也以各類海鮮聞名,海鮮是行銷澎湖旅遊的重點。加上我們無所不吃的社會習慣,只要是獨特的、生猛的、吃了不會死人的,幾乎難逃上桌的命運。這其實是大部分華人的社會飲食習慣,只是隨著我們社會的富裕,加上全球化導致的全球性水產市場的形成,我們對各類海鮮的需求變得更大了,市場上能提供的水產也更多樣,更無止盡。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去購買各類的海鮮,但我們在利用食材時很少去思考這些食材的來源,以及他們是怎麼樣被生產出來的,大概更難想像我們會不會突然間再也吃不到海鮮,原因竟是我們吃得太誇張了。


   鮪魚是海洋的上層消費者,也是諸多老饕心中的上等生魚片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我們對海產的利用文化可能正在加速海洋的滅絕。例如,在上面的報導中提及,我們過度使用食物鏈上層的物種,可能會造成海洋生態系統不穩定,原因是食物鏈上層的物種,其實是由自然界中其他的物種(也就是他們依賴的下層生產者或者消費者)所支持。我們過度的取用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海洋中位階較高的物種一直被我們食用掉,原來微妙的平衡被破壞了,會導致某些物種的過度繁生或者減少;另外,大量的取用也使得原來海洋中循環的能量減少,本來生物的死亡,正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基礎。但人類把原來應在海洋中循環利用的各類元素與物質,帶到人類社會裏,最後被當成污物處理,也就影響了海洋中物質與能量的循環。那麼那些水產是上層的消費者呢?像最近澎湖的主要漁獲土托鰆就是;而前一陣子因為屏東的行銷聲名大躁的生魚片食材--鮪魚也是,偏偏這些卻都是我們海鮮文化裏的主角,都面臨不同的危機。

  另外,我們食用一些珊瑚礁物種,則是另一種問題。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供養為數眾多的生物,而很多珊瑚礁物種在其中則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在藻類生長的控制方面。很多的物種可能是以藻類為食,過度的消耗會造成藻類的過度生長,而影響到珊瑚礁的生長,終會造成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死亡。例如,像刺尾鯛(俗稱倒吊),或蝶魚、雀鯛、鐘螺、海膽等,當然還有包括為了捉這些生物,所施用的漁法對珊瑚礁的破壞,也都使得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健康更為惡化。


珊瑚礁魚類的存在,對珊瑚的生長很重要。蓋刺魚和刺尾鯛
都屬於珊瑚礁區重要的藻食性魚類。

  有時候會思考,吃這麼多的海鮮的意義是什麼?說到這,或許有人會笑,吃海鮮就吃海鮮,享受那美味就本身就是意義。不過,我們的喜悅或生活的意義真的需要靠這樣的消耗來成就嗎?來到澎湖需要餐餐海鮮?吃海鮮要吃到撐?我們吃海鮮會不會也就因此吃掉我們的海洋!


  趁早上走一趟第三漁港,做了些記錄,看似蓬勃的漁市,其實是充滿隱憂的。


   第三漁港的土托鰆交易熱絡,確暗含隱憂。

澎湖的發展與限制:環境承載力的觀點

環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有人譯為環境容受力,指的是一個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物種之最大量,後來被應用在生態、工程與遊憩規劃等領域,概念上強調任何的規劃應考量「量」的限制,需要顧及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因為環境複雜性與變動性,實證上環境承載力很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