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繪本-海之生

在種子教師工作坊第二天活動最後一堂課。。是左曼熹老師的課。。
左老師以朗讀立松和平/伊勢英子合著的”海之生”做為結束。
老師在唸海之生時。。讓我想到了我們國小課本中爸爸捕魚的這一課。
海之生這本書在日本也被選入教科書中做為教材。。
一中一日。。這兩個故事發生背景極為相近。。故事本身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但背後所呈現出來的精神。。卻是如此的不同。。

目前我們的教科書中應該是早已沒有爸爸捕魚去的這一課。。
但我們卻一直在接受這樣觀念的影響。。
在google上用”天這麼黑 風這麼大”搜尋。。居然還找到3880筆的資料。
我想這一課被推為記得最印象深刻的國小課文。。大概沒什麼人會反對。。
在爸爸捕魚去一文中強調人定勝天與親情。。征服後美好的果實。。
大概也是我們社會環境倫理的基調。。
因此山坡的開墾。。不斷擴張的港和漁業。。
環境問題層出不窮。。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但在海之生中。。一種與環境和諧互動的追尋。。
是中太一在真正成為一個漁夫後所學到的。。
在海中與大魚的相望時。。把彼此當成對手。。
當中有點武士道的精神的味道。。
以現代的漁撈方式。。要捕上大魚並不難。。
但太一望像大魚的眼睛時。。看到的微笑。。
像是他父親的微笑。
大魚生命的延續。。正是漁夫生命的延續。。
用生命本質去看待眾生。。而不是用經濟的眼光。。
是海之生中要傳達的訊息。。
如果說環境教育是什麼。。
海之生中的太一。。 大概就是最好的典範了。。
這也是日本人試圖告訴他們孩子的觀念。。


參考資料:
海之生-繪本創作歷程


附錄:天這麼黑 風這麼大 全文
天這麼黑
風這麼大
爸爸捕魚去
為什麼還不回家
聽狂風怒吼
真叫我心裡害怕
爸呀 爸呀
只要你平安回家
就算是空船也罷

我的好孩子
爸爸回來了
滿船魚和蝦
你看有多少
賣了魚蝦買米布
全家大小得溫飽
爸爸不怕累
只要你們好

澎湖的發展與限制:環境承載力的觀點

環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有人譯為環境容受力,指的是一個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物種之最大量,後來被應用在生態、工程與遊憩規劃等領域,概念上強調任何的規劃應考量「量」的限制,需要顧及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因為環境複雜性與變動性,實證上環境承載力很難被...